羅響:三大政策與科技支撐推動“低碳深圳”先行示範

作者: 發佈時間: 2025-04-24發布地點: 深圳


連日來,以“碳路中國:綠色創新引領,全球聚力行動”為主題的2021碳達峰碳中和論壇暨第九届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不斷傳遞低碳領域的强音。


本次論壇邀請了國內外政要、領域內專家學者、國內外都市代表在宏觀層面發表主旨演講,交流科技創新產業成果發展現狀,並且在綠色金融、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等低碳生產、生活、環境領域探索新的發展空間。


聯合國全球領導力與ESG發展中心主席羅響博士發表主旨演講:他認為,碳中和之實質就是“調結構”:調整生產方式、調整投入模式、調整治理結構、調整消費模式、調整生活方式…覈心是調整市場利益驅動模式與治理評估模式! 碳達峰碳中和相當於一個强大的倒逼機制,倒逼中國的經濟轉向綠色經濟,倒逼中國的能源轉向綠色的能源,倒逼中國的金融轉向綠色金融,倒逼全社會轉向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管道,這也是碳達峰碳中和重要意義所在。 可以在以清潔能源、生物科技、資訊科技為重要要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期間,推動中國實現創新發展。 “深圳在低碳發展方面敢創新、抓落實、重實效。”羅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深圳的低碳建設印象深刻。 他表示,相比於國際上其他城市,深圳在中國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有能力走在前列。


他認為有三個理由可以支撐:一是深圳在以科技驅動節能減排方面,有大量的數據支撐;
二是在資金投入方面的力度。 深圳在節能減排上投入了大量資金,未來還可能會繼續加大力度,實現科技驅動、投資驅動和人才驅動; 三是制度保障。 深圳已經製定了在國家“雙碳”目標框架下,自己的節能減排具體方案,方案中包括政策、法規、科技以及人才計畫的落實等制度上的保障,都能够推動深圳進一步節能減排,實現碳中和目標。

下一步,深圳如何促進低碳城市建設? 羅響認為,深圳應主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保持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同時達到减排目標; 二是如何以科技驅動為主推動節能減排。
羅響表示,技術創新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深圳應該重點在以下方面發力:
其中在節能減排方面,深圳擁有大量的、區別於傳統製造業的工廠,即以華為為主的電子公司和高科技公司,這些企業如何生產出低功耗的晶片; 再者像深圳的一些資料中心,還有電動汽車和氫能源大巴的全市覆蓋等,都需要推動在節能減排端的科技發展。


在回收利用方面,深圳的高樓密集度在北上廣等國內大中城市里靠前,如果可以在建築節能減排,特別是回收利用這塊做到極致,那麼深圳節能減排存在非常大的空間。
在能源結構調製方面,深圳可以在包括核能、氫能源等領域做文章,比如在氫能源產業鏈中進行佈局。 從制氫、氫的液化到運輸、利用,將氫真正打造成為未來交通的主要動力。